2009年2月27日星期五

号称可[无隐私]监控 手机窃听器原来是骗局

 "无需原卡,复制出手机卡来窃听对方通话及接收对方短信,对方通信全在你的掌握."


  "你想知道对手的手机通话内容和信息内容吗,请登录北京飞腾监控器有限公司网站."


  ……


  目前北京不少手机用户都接到类似短信.许多市民担心,如果真如其所说,手机不是成了泄露个人隐私的工具?记者近日调查发现,所谓手机监听不过是一场骗局.


  网站 公开卖手机监听


  根据短信提示,记者登录一家名为"飞腾监听材有限公司"的网站,网页制作十分精美,有公司简介、产品中心、行政构架、销售网络、售后服务、新闻转摘等栏目.看上去像是一家颇具规模的公司.这家网站特别提示业务流程,电话订购→预付订金→入网选号→送货上门(送货人员手把手教你使用)→付清余款.看上去也颇正式和规范.


  可是,它卖的产品却吓人一跳,竟是手机监听、定位器一类的装置,声称可以crack一切商业机密和个人隐私.这些手机监听和定位器型号各异,根据可同时监听手机的数目而被标以数千到数万元不等的价格公开出售.它们不仅具备普通手机的打电话、发短信、拍照等日常功能,而且还能够监听任意其他手机的电话、接收发到其他手机上面的短信,甚至可以随时随地向手机主人"报告"其他手机用户的行踪.可以说,如果这些手机监听真的具备网站上声称的功能,那么对于它们的主人来说,拥有了这样的手机监听,所有的商业机密、个人隐私都将不再是秘密.而对于被窃听的手机而言,商业机密、个人隐私显然将荡然无存.


  追访一 公司大摆迷魂阵


  这家网站上留有两种联系方式,一个是手机号码,一个是总部地址.


  记者拨打过去,这部手机号码是外地的,对方自称是公司唐总.他开门见山问需要哪款产品.记者挑了一款最便宜的3000多元的手机监听.唐总马上说,"这个手机监听客户反映都不太好用,只能监听几次就失效了.最好换一款."而其他款式产品,至少需要五六千元.对方一再坚持,看上的手机监听,必须先付一半的订金,然后该公司会安排技术人员上门指导操作.


  记者表示一部五六千元的手机监听太贵了,能否先体验一下."这在法律上是很敏感的产品,没有办法先体验."对方说.记者提到,网站上标明各地送货经销商的地址,其中一处写着北京市公主坟城乡贸易中心二楼,能否告之具体柜台.唐总马上说,"那些地方都被封掉了,你找不到的."


  记者问东问西,引起了对方的警觉.唐总说了句"你到别家问好了",匆匆挂断了电话.


  这家公司声称总部位于中关村数码大厦1058室.于是按照这个地址,记者前去采访,结果发现该大厦确实存在,可寻遍整座大厦,根本无法找到1058室.无奈,记者找到大厦前台,前台小姐表示,自己从未听闻所谓"飞腾监听材公司",在该大厦注册的公司名册上也找不到这家公司的名字.


  追访二 担心买家是警察


  记者又联系了另一位商家,回拨发送短信的电话,显示是一个外地号码,并且已经停机.记者拨打短信中留下的联系电话,一位李姓男子听记者表明来意后明确说,"监听主要靠复制手机卡.你什么时候要?"记者说越快越好,该男子犹豫了一下表示,最快估计第二天上午能取.


  该男子介绍,他们有专业的显微镜设备,用的是最先进的技术,不用原卡就可以复制手机卡,用复制卡可以接听对方的所有通话,并能查阅短信."对方谈生意说的啥,你能全部掌握,没有任何隐私.不少老板都来订产品呢."他说.


  至于价钱,由于该技术属于"高科技"产品,费用比较高,一个要2800元.记者表示2800元太贵了,对方停顿了半天说,"最低2000元.再少没法谈."


  记者提出能否先试用一周时间,然后再付款.没想到,对方勃然大怒,"你买手机能先让你免费用上一段时间吗,岂有此理!"记者辩称,2000元毕竟不是小数目,万一被骗怎么办.谁知对方说,"我还担心你是警察呢!"不过,为了证明克隆手机能用,该男子说他到时候可以用克隆卡拨打记者手机,如果记者手机显示,来电是被复制手机号码,就可以证明克隆卡能用.


  专家 无卡克隆是骗局


  真的存在这样的手机监听吗?为探求真相,记者致电江民科技,该公司的病毒分析师表示,在理论上,通过给目标手机安装类似于电脑病毒的间谍性软件,可以实现对该手机的短信转接;但是,由于目前尚未出现可供研究的范本,该技术人员表示:"能否对通话内容实现实时监听则不好说."


  为此,记者又采访手机研究权威部门——工信部电信研究院泰尔实验室.该实验室技术人员解释说,在目前情况下,能够做到如网站上所称的"窃听"他人电话的惟一办法就是拿到某用户的SIM卡,复制一份.但是,该技术人员进一步解释说,这种方式接收到的他人短信和电话"都只是不确定的一部分短信和电话,不是全部".


  专业人员介绍,根据上述情况,几乎可以断定所谓监听是一种诈骗行为.诈骗人所谓演示,不过是利用网络电话任意显号功能转换手机显示号码.而利用网络电话实现此功能,技术上并不复杂.


  律师 情节严重构成犯罪


  记者致电北京移动10086服务热线,客服人员表示,"目前没有接到类似投诉.机主保护好PUK、PIN等个人信息,是没法被复制的."相关电信技术人员介绍,每个用户的手机卡芯片都是高度加密的,并有多重保护程序,每张手机卡都惟一对应一个号码,想crack并非易事.


  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北京市卓智律师事务所律师袁前岭,袁律师表示,兜售所谓克隆手机卡是诈骗行为,因为存在明显虚构事实的主观动机,如果累计诈骗数额达到5千元,将触犯刑法构成犯罪.另外,如果利用克隆手机卡窃听他人电话,侵犯他人隐私权,也是违法行为,将受到处罚.

 


相关的主题文章: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